pp的發展史

核心提示: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應而成的聚合物,一種有機物。系白色蠟狀材料,外觀透明而輕?;瘜W式為(C3H6)x,密度為0.89~0.91g/cm3, [1] 易燃,熔點165℃,在155℃左右軟化,使用溫度范圍為-30~140℃ [2] 。在80℃以下能耐

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應而成的聚合物,一種有機物。系白色蠟狀材料,外觀透明而輕?;瘜W式為(C3H6)x,密度為0.89~0.91g/cm3, [1]  易燃,熔點165℃,在155℃左右軟化,使用溫度范圍為-30~140℃ [2]  。在80℃以下能耐酸、堿、鹽液及多種有機溶劑的腐蝕,能在高溫和氧化作用下分解。聚丙烯廣泛應用于服裝、毛毯等纖維制品、醫療器械、汽車、自行車、零件、輸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產,也用于食品、藥品包裝。 [3]


聚丙烯簡稱PP,是一種無色、無臭、無毒、半透明固體物質。 [4]  聚丙烯(PP)是一種性能優良的熱塑性合成樹脂,為無色半透明的熱塑性輕質通用塑料。具有耐化學性、耐熱性、電絕緣性、高強度機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這使得聚丙烯自問世以來,便迅速在機械、汽車、電子電器、建筑、紡織、包裝、農林漁業和食品工業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的開發應用。 [4]  近年來,隨著我國包裝、電子、汽車等工業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工業的發展。 [5]  而且因為其具有可塑性,聚丙烯材料正逐步替代木制產品,高強度韌性和高耐磨性能已逐步取代金屬的機械功能。 另外聚丙烯具有良好的接枝和復合功能,在混凝土、紡織、包裝和農林漁業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空間。 [6]

小鼠以8g/kg劑量灌胃1~5次,未引起明顯中毒癥狀。大鼠吸入聚丙烯加熱至210~220℃時的分解產物30次,每次2h,出現眼粘膜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與聚乙烯相同禁止用其再生制品盛裝食品。 [3]

發展簡史

1954年G·納塔首先將丙烯聚合成聚丙烯(采用鋁鈦的氯化物做催化劑),并創立了定向聚合理論,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4]

1957年意大利的蒙特卡提尼公司和美國赫克勒斯(Hecules)公司分別建立了6000t/a和9000t/a的聚丙烯生產裝置。 [4]

20世紀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聚丙烯進入了大發展時期。 [4]

80年代至今,聚丙烯產量在合成樹脂中居于前列,現在僅低于聚乙烯,居第2位。 [4]

中國于1962年開始研究聚丙烯生產工藝。 [4]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聚丙烯在中國發展迅速。我國引進了一些先進的關于聚丙烯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先后建立了燕山、揚子、遼陽等一批大中型聚丙烯生產設施,各地也興建了大量小型散裝聚丙烯生產設施,并對緩解供需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生產規模的大幅度增加,促使我國聚丙烯樹脂生產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7]  。2012年,我國PP生產能力達到1296.7萬t。 [8]  2015年,我國PP產能為2013萬噸/年。 [9]

供需現狀

由于我國聚丙烯的供需差距較大,近年來,大多數新的大型煉油、乙烯聯產項目和煤烯烴項目都配備了聚丙烯裝置,因此,未來中國聚丙烯產能將大幅增加。同時,還需要考慮那些小型的落后聚丙烯安裝技術,尤其是間歇式小體法裝置將被逐步淘汰,估計等到2025年聚丙烯在我國的生產能力將達到更高的水平。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對各種化工原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導致了對聚丙烯的消耗量達到有史以來最高水平,因此我國將成為世界上聚丙烯最大消費國家。2003年,我國聚丙烯的消耗量已經達到532萬噸;2007年率先達到1000萬噸;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略降至1079萬噸;目前(2018年),在基礎設施投資和國內需求的推動下,增長至1232萬噸。 [7]

?
[ 資訊頭條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