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大數據引擎 禁止洋垃圾入境

核心提示:近日,在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監督下,載有26.01噸固體廢物的集裝箱自南海三山碼頭裝船退運出境。據悉,在這批名為鋅廢碎料的貨物中,嚴格限制類夾雜物的含量超出了國家環保控制標準,對周圍環境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近日,在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監督下,載有26.01噸固體廢物的集裝箱自南海三山碼頭裝船退運出境。據悉,在這批名為鋅廢碎料的貨物中,嚴格限制類夾雜物的含量超出了國家環保控制標準,對周圍環境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產生潛在風險。

此前,大連海關所屬大窯灣海關關員在對一票申報品名為“煅燒氧化鎳”的進口貨物現場查檢時,發現包裝內為藍綠色粉塊狀固體,疑似為工業廢渣。經鑒定,實際貨物為“含鎳廢鋁基催化劑或其提取釩、鉬之后的鎳渣”,為我國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目前,這批21.5噸的洋垃圾已全部退運。

今年以來,全國海關先后開展了兩輪“藍天2020”專項集中打擊行動,打掉了涉嫌洋垃圾走私犯罪團伙6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41人,查證廢礦渣、廢五金、污油水等走私廢物146.64萬噸。

近5年來,全國海關切實把禁止洋垃圾入境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志性舉措,充分發揮大數據引擎作用,堅持集中打擊與常態化分散打擊相結合,持續組織了13輪次“藍天”系列集中查緝抓捕行動,同時強化源頭監管、口岸監管和后續稽查,堅決將洋垃圾封堵于國門之外。

海關總署緝私局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9月份,全國海關緝私部門立案偵辦廢物走私犯罪案件1340起,查證各類涉案廢物442萬噸,分別比“十二五”期間增長190%和121%,禁止洋垃圾入境專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為推動打擊洋垃圾走私由治標向治本轉變,海關內外協作強化合成作戰。2019年,海關總署聯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公告,敦促走私固體廢物違法犯罪人員投案自首,期間共有56名嫌疑人投案自首。2017年以來,海關總署緝私局向相關部門通報涉案企業116家,開展聯合懲戒。

為織密織牢監管之網,海關不斷加強固體廢物裝運前檢驗、口岸布控查驗和企業稽核查。從2018年1月1日起,海關不再受理貿易單位代理進口廢物原料報檢,2020年起將18個進口固體廢物指定口岸的開箱率50%和掏箱率10%分別提高至100%、50%。此外,全國海關還分三個階段開展固體廢物進口專項稽查行動,累計稽查取得進口固體廢物許可證的企業2760家,形成對固廢進口行業稽查全覆蓋,共檢查發現問題企業408家,涉及貨物總量40.14萬噸,涉及貨物總值20.12億元。

“十三五”時期,全國海關共檢驗進口廢物原料83.16萬批,檢出不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強制性要求的1077批,全部實施退貨處理。對收貨人實施監督管理及跟蹤驗證1673家,依法撤銷849家,開展進口固體廢物屬性鑒別1.72萬批次,最終鑒定確認為固體廢物4318批次。

?
[ 資訊頭條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