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加裝“信號燈”

核心提示:近期,為推動實現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引導和約束各地嚴格按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謀劃經濟社會發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
近期,為推動實現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引導和約束各地嚴格按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謀劃經濟社會發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

《若干意見》指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分為超載、臨界超載、不超載三個等級,根據資源環境耗損加劇與趨緩程度,進一步將超載等級分為紅色和橙色兩個預警等級、臨界超載等級分為黃色和藍色兩個預警等級、不超載等級確定為綠色無警等級,預警等級從高到低依次為紅色、橙色、黃色、藍色、綠色。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綜合配套措施重點對紅色預警區、綠色無警區以及預警等級相互轉變實施綜合管理。對于紅色預警區,實施的管控措施最嚴格,包括最嚴格的區域限批,對嚴重破壞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企業、管理不力的政府部門負責人、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等責任主體都要受到嚴厲處罰。對于綠色無警區,實施鼓勵性措施,包括研究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和發展權補償制度,提高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權重等。對于預警等級之間相互轉變的地區,超載等級惡化的,參照紅色預警區的綜合配套措施進行管控;超載等級改善的,將實施不同程度的獎勵性措施。

就長效機制的特點,該負責人表示,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堅持因地制宜,既對全域國土空間進行定期監測預警,也對超載地區開展加密實時監測預警;二是注重軟硬結合,既要建設好數據庫和信息技術平臺等“硬件”基礎,也要健全管理機制、管控措施等“軟件”配套;三是強化激勵約束,既要讓資源環境超載地區受到懲處,也要讓資源環境改善地區得到鼓勵;四是注重形成合力,既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又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的積極性主動性,共同開展監測預警。

為保障長效機制高效實施,《意見》從三方面作出了明確要求,并提出了完成重點工作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細化配套政策。《意見》對各部門提出了相關要求,要按照職責分工,抓緊提出各單項監測能力建設方案,完善監測站網布設,加強數據信息共享;加快制定出臺土地、海洋、財政、產業、投資等細化配套政策,明確具體措施和責任主體,切實發揮資源環境監測預警的引導約束作用。三是提升保障能力。《意見》對人才隊伍和經費保障作出了明確要求,要綜合多學科優勢力量,建立專家人才庫,組織開展技術交流培訓,提升監測預警人才隊伍專業化水平;同時建立監測預警經費保障機制,確保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高效運轉、發揮實效。


投稿 | 合作請聯系QQ:653824796
合作熱線:(微信同號) 18962103786(金經理) 18913196059(桑經理) 15370097369(朱經理)
膠帶 封箱膠帶 高溫膠帶
?
[ 資訊頭條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